|
9月21日,裝載著寧德時代新能源鋰電池和萬華化學化工產品的海杰航運(香港)有限公司旗下的“伊斯坦布爾橋”號集裝箱船,順利完成在福州港江陰港區的首次靠泊作業,經由寧波前往北極航線。至此,福建省生產的化學品有幸見證首條“冰上絲綢之路”中歐“北極快線”首航。
“伊斯坦布爾橋”號從江陰港區出發后,取道北極東北航道,掛靠港序覆蓋青島、上海、寧波、英國弗利克斯托、荷蘭鹿特丹、德國漢堡、波蘭格但斯克等重要港口。全程僅需19天,較中歐班列節省7天,比傳統蘇伊士運河航線節省20天以上,為即將到來的中歐圣誕貿易季及歐洲化工、建材等相關產業的原料供應提供新的物流解決方案,一舉實現北極航線參與歐亞海運通道國際貿易的重大突破。
“新航線開通后,船舶班期增多,企業通過福州港出口到歐洲的貨物運輸計劃的選擇更加豐富。”中國福州外輪代理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肖斌說。據了解,近年來,福建省鋰電池出口呈現井噴式增長,尤其是出口至歐洲的貿易方向。來自廈門海關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福建省鋰電池出口歐洲352.38億元,同比增長26.78%。
“北極快線”的開通也為中歐之間的物流通道提供了多元化選擇,與中歐班列和傳統遠洋航線形成互補,顯著增強了跨境供應鏈的穩定性與抗風險能力。按計劃,“伊斯坦布爾橋”號將于10月8日起陸續抵達弗利克斯托、鹿特丹、漢堡等歐洲主要港口。
“海杰航運選擇福州港江陰港區作為該航線在福建的唯一掛靠港,充分體現對港區在服務新能源及危險品貨物方面綜合能力的信賴。”福港集箱業務發展總監滕立波介紹說,江陰港區擁有福建省首個規范化的危貨集裝箱標準堆場,為確保此次任務萬無一失,港區為這批鋰電池產品定制了“全鏈條安全管控方案”,保障每一個“大型充電寶”都能安全高效裝船。
海杰航運表示,將基于北極航線(夏季窗口)與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航線的動態切換,全年為中國至歐洲基本港提供快速、穩定的運輸服務。
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對中國乃至全球貿易格局都具有深遠意義。從經濟層面看,它將大幅縮短中國與歐洲之間的運輸距離和時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貨物周轉效率。從地緣政治角度考量,北極航道的開通將減少中國對傳統歐亞通道的依賴,降低因地緣政治沖突導致物流受阻的風險,為中歐貿易提供更加穩定、可靠的物流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