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產業鏈將工業生產連點成線,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言而喻。而名牌產品,則是產業鏈上的閃光點,對于促進產業鏈良性健康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本期策劃,我們選取山東重工集團、山鋼集團日照公司、魯商福瑞達、華魯恒升、煙臺東方航天港和泰安市高端化工產業鏈等六個對象,解鎖它們建強產業鏈、打造好品牌的成功密碼。
文|本刊記者 鞏聰聰
記者從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重工”)獲悉,2025年上半年山東重工實現利潤總額149.7億元,同比增長6.9%。不僅領跑裝備制造全行業,更穩居山東省屬企業第一位。其中,新能源重卡板塊表現尤為亮眼,創出了銷量2.4萬輛、同比增長232%的好成績,市場占有率穩居行業首位,體現了山東重工新能源品牌的強勁發展態勢。
“硬核”成績單背后,是山東重工加快新能源戰略轉型的堅定步伐,特別是發揮集團產業鏈整車整機牽引、動力系統帶動的鏈合創新優勢,協同全集團資源及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和產品市場競爭力,跑出綠色智造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濰柴全球配件分銷中心
品牌引領,合力做強綠色智造產業鏈
“山東重工正加快推進新能源戰略轉型,構建從商用車、工程機械、農業裝備、工業叉車到動力系統的新能源產業鏈,展現了領先的競爭優勢、強勁的增長動能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今年3月28日,山東重工濰柴集團“新質新動力 向電向未來”主題新能源戰略轉型推進會上,山東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山東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滿慎剛滿懷信心地表示。
高歌猛進的市場趨勢對這場轉型給出了最好的反饋。當地時間7月15日,由智利交通和電信部組織的山東重工旗下中通客車895輛N系純電動客車交付儀式在智利首都圣地亞哥舉行。該批訂單將全部投運于智利圣地亞哥大區公交系統。作為全球最早布局新能源客車研發與推廣企業之一,中通客車憑借可靠的產品和定制化的服務解決方案,贏得了智利政府和市場的信任。
這是山東重工新能源品牌暢銷海外的一個縮影。“我們以大客戶、大訂單為‘開路先鋒’,持續提高全球市場銷量,擴大‘山東制造’品牌影響力。”中通客車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興富表示。
作為山東重工大家族中的一員,中通客車充分發揮組團出海優勢,依托集團資源協同平臺,與濰柴動力、中國重汽等兄弟企業一起,優化資源配置、渠道布局,合力做強綠色智造產業鏈,叫響山東重工新能源品牌。
山東重工旗下濰柴集團,如同一顆強勁的“綠色心臟”,為整個集團的新能源整車整機提供澎湃動力。其產品線覆蓋電池、電機、電控全領域:100余款電池產品電量覆蓋2-1000kWh,30余款電機產品功率跨越60-600kW,20余款電控產品額定功率覆蓋100-350kW。這為山東重工整車產品布局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底座。
依托雄厚技術支撐,山東重工打造出覆蓋全場景、全技術路線的強大產品矩陣:中國重汽實現了牽引、自卸、攪拌、環衛到輕卡的全系列新能源產品覆蓋,技術路線囊括充電、換電、混動及氫燃料,創新開發的雙電機兩擋電驅橋在高速重載工況下表現卓越,使整車降重203千克,續航里程提升8%以上,直擊新能源商用車續航焦慮的核心痛點,300kW氫燃料車型性能更是領跑全國;陜汽重卡推出革命性新能源2.0產品,重磅發布全自主三電“智匯”品牌,旗下智匯600/500/400三大系列覆蓋8大細分市場,其搭載的“濰柴電池+法士特AMT+漢德電驅橋”黃金動力鏈,實現了三電軟硬件的完全自主掌控,整車經濟性、可靠性樹立行業新標桿。
市場碩果印證綠色轉型成效。不僅是重卡,山東重工新能源產品在國內外多點開花,跑出了整車整機新能源業務發展加速度:上海200臺新能源輕卡交付;濰柴甲醇礦用挖掘機動力成功交付新疆,開啟綠色甲醇產業“鏈式發展”新空間;中通客車·沙特阿布撒哈德集團萬輛級戰略合作伙伴簽約??
從濰柴(煙臺)年產能50GWh的新能源動力產業園拔地而起,到覆蓋多元應用場景的綠色解決方案——山東重工以“技術+產品+模式”的創新組合拳,不僅實現了自身新能源業務的進階騰飛,更在行業掀起一場勢不可擋的綠色風暴。
鏈合創新,持續攀登“硬核重工”新高峰
7月26日,“廿載同心 鏈啟新章”主題濰柴后市場產業化發展20年交流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濰柴發動機全球保有量超過600萬臺,服務站超過5000家,中心庫80余家,帶動一大批合作伙伴實現高質量發展。山東重工的產業鏈引領力由此可見一斑。
曾經,在裝備制造行業,高端化、大型化設備是國外品牌的天下。因為越高端、越大型的設備意味著更高的研發投入、更復雜的技術性能、更稀缺的產業鏈支撐,這是利潤的核心來源,更是產業升級的關鍵。
國家和產業的需求就是山東重工科技創新的方向。山東重工堅持高水平自立自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永不懈怠、永立潮頭、永爭第一,做孜孜不倦的攀登者、奮斗者、攻堅者,持續創新、勇攀高峰,為科技強國貢獻重工力量。特別是在發揮集團產業鏈整車整機牽引、動力系統帶動的鏈合創新優勢基礎上,協同產業鏈上下游、行業合作伙伴,共同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和產品市場競爭力。上半年,山東重工與采埃孚、豐田、AVL、FEV、京東、中國中車、中國物流集團等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深化戰略合作、共贏發展,持續鏈合全球行業頂尖資源,堅持產學研用融合,推動以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海外創新中心、研發應用共同體為核心的創新矩陣提能升級。
以鏈合創新為基礎,山東重工走出了一條攻堅、創新、升級的系統攀升之路。
攻堅,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5月9日,濰柴礦山動力第二代新品發布,標志著濰柴打破了大型礦用裝備關鍵核心技術國際壟斷,按下行業自主可控進程“加速鍵”。發布涵蓋適配礦挖、剛性礦卡的M系列大缸徑礦用產品,配套礦挖、寬體車的H/T系列產品,M平臺產品具有5000米高原適應能力、綜合油耗比競品降低5%、20000小時大修周期、多種燃料適應性等競爭優勢。目前,已配套超1700臺運營車輛,批量運行時間超24000小時。
創新,持續搶占價值鏈制高點。近年來,文化旅游市場蓬勃發展,旅游客運市場產生了新的需求。中通客車借助山東重工資源協同研發,客車產品已覆蓋8—14米等不同車型,涵蓋油電氫等多種動力形式,為客戶提供多元化、全場景的產品定制服務方案。憑借硬核產品力及價值創造力,2025年上半年,中通客車國內H系高端客車銷量占比高達88%,高端旅團客車成為驅動中通客車營收增長的重要板塊。
升級,培育新的戰略增長極。在拖拉機領域,山東重工旗下農機裝備龍頭企業濰柴雷沃正引領中國農機從“手動擋”邁向“自動擋”時代。作為目前國內市場銷量最高、技術最成熟的動力換擋拖拉機品牌,雷沃動力換擋拖拉機也已實現80—320馬力段產品的商品化。與傳統拖拉機相比,濰柴雷沃動力換擋拖拉機在車輛性能、舒適性和經濟性方面優勢明顯。
從攻堅核心技術到創新價值鏈,再到培育增長極,山東重工用系統性策略證明:鏈合創新不是口號,而是體現在環環相扣的系統創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