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現場無雜物、作業區域標識清晰明、配送流程更順暢……”走進化工儲運部物資配送車間,如今的作業環境與辦公區域處處透著“整潔規范”的新氣象。這是化工儲運部以現場管理工程為抓手,深化“四強”管理、強化“三基”工作的生動實踐——通過全員行動、屬地共管,不僅讓現場環境“顏值”飆升,更為安全生產與高效運行注入了新動能。
首先,化工儲運部各專業結合日常巡檢、周檢等時機對本部屬地、作業現場等開展“拉網式排查”,從垃圾雜草、廢物廢料到設備跑冒滴漏、標識亂舊,將各類問題按班組劃分責任區,列出整改清單與時限,確保問題不遺漏、責任無空白。
“通過全員自查自糾自改,讓每位員工都成為現場管理工程工作參與者”。現場管理工作負責人說道,“此外,針對不同季節的工作特點,對現場管理工程工作的重點進行調整,近期雨水較多,辦公屬地雜草較多,工作之余組織員工清理雜草……”
化工儲運部對于現場管理發現的問題整改環節更顯“較真”,所有問題先拍“素顏照”工作群公示存檔,確定完責任人后整改完成后再曬“對比照”驗收,2025年,截至目前已排查問題480項、消除隱患68項、規范噴涂標識6處,所有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實現“整改一處、達標一處,規范一處”。
“以前辦公區角落易積灰,現在每天有人盯、大家一起管,環境清爽多了!”員工口中的變化,源于本部“屬地負責、全員共治”的管理模式。各專業將現場整治與日常巡檢綁定,巡檢人員不僅查設備安全,更盯整治成效,動態防止問題反彈。此外,本部鼓勵員工為現場改善提建議,從“辦公區域衛生細化”到“安全標識更新”,員工提出的11項問題全部落地整改。
從“臟亂差”到“潔齊美”,從“少數管”到“全員上”,化工儲運部的現場管理工程工作,不僅改出了新環境,更練出了硬作風。本部將繼續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把整治成效轉化為長效機制,讓“安全、整潔、規范、高效”成為常態,為化工儲運部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基礎。(遲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