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夢晴
在德州市的產業版圖中,高端化工產業鏈既承載著傳統產業的厚重底蘊,又迸發出新興產業的蓬勃生機。2024年,德州市化工產業以845.48億元的營業收入、69.62億元的利潤,占據全市制造業產業鏈的“四分之一營收”和“三分之一利潤”,今年1-7月,產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實現營收463.86億元、利潤34.21億元。面對“雙碳”目標與產業升級的雙重挑戰,德州市聚力實現“千億集群”發展目標,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為方向,推動化工產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躍升”轉型,一幅“老樹發新枝”的產業圖景正徐徐展開。
產業根基
三大優勢的“硬支撐”
德州市化工產業的崛起,離不開深厚的產業積淀與完善的生態體系。
“目前,德州市化工產業已形成183家規上企業集群,產品體系完善,近千種化工產品覆蓋石油、煤、鹽和精細化工四大領域,其中二甲基甲酰胺等5種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山梨酸鉀等20種產品全國領先。”德州市高端化工產業鏈辦公室主任,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孫洪魁介紹說。
并且,德州市還精心布局了運河恒升、臨邑、平原、樂陵、禹城5個省級化工園區,總面積31.5平方公里,配套設施完善,更值得關注的是,4個園區入選中國智慧化工園區試點單位,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安全監控、能源管理和生產調度智能化。
德州市在化工園區布局上展現出的規劃與前瞻的視野,不僅為化工產業搭建了堅實的發展平臺,更憑借完善的配套設施與智慧化的管理手段,讓園區煥發出勃勃生機。在這片充滿活力的產業沃土上,一批批優秀的化工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它們憑借各自的核心競爭力,在細分領域熠熠生輝,共同繪就了德州化工產業輝煌的畫卷。
如今,德州市化工產業擁有9家國家級、75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以及1家國家級、20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這些企業如同產業鏈上的“明珠”,在細分領域深耕細作。例如,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連續多年躋身中國上市企業500強、市值500強、中國品牌價值500強,其二元酸、碳酸酯等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全國首位;恒源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聚焦高端碳材料研發,首創“戊烷脫瀝青”技術,將瀝青收率從25%降至10%以下,打破國際技術壟斷;聯化科技(德州)有限公司60%的產品遠銷海外,投入過程強化技術,用微反應器、連續流技術替代傳統間歇式生產,其中MOAT項目重氮反應在應用連續流技術后,能耗降低20%,溶劑節省30%,碳排強度下降五分之一,成為綠色制造的標桿。
創新突圍
技術賦能的“新引擎”
在德州市德城區,一座占地1638畝的現代化化工園區拔地而起,園區內,林立的廠房整齊有序,縱橫交錯的管道如脈絡相連,大型設備有序運轉,這里便是德州實華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州實華”)的所在地。
德州實華始建于1971年,以鹽化工為根基,產品涵蓋燒堿、電石法PVC樹脂、雙氧水等,尤為突出的是,公司成功實現食品級液堿的高質量、規模化生產。據悉,食品級液堿對純度和雜質含量要求極為嚴苛,生產過程中需精準控制多項指標。德州實華組建專業研發團隊,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技術攻關,經過無數次試驗與優化,大幅提升產品純度,各項指標均達到并超越標準。目前,公司具備穩定的食品級液堿生產能力,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飲料制造、制藥等多個領域,為下游企業提供了優質可靠的原料保障。
包括德州實華在內,在追求產業升級的道路上,德州市眾多化工企業正以技術創新為有力引擎,不斷探索前行,積極推動產業向高端化、低碳化方向邁進。
作為煤化工行業轉型的先行者,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魯恒升”)強勢切入新能源材料、高端化工新材料等新興賽道。二元酸是鋰電池正極材料的重要原料,碳酸酯作為鋰電池電解液的最主要原材料,在新能源汽車、儲能、電子信息等領域廣泛應用,前景極為廣闊。
2020年,華魯恒升依托合成氣制乙二醇的技術和產能優勢,通過中試實驗,自主研發了乙二醇聯產二元酸、碳酸二甲酯的新工藝和新型催化技術。2021年10月建成投產的30萬噸/年碳酸二甲酯裝置國內產能最大,投放市場后已用于電池電解液,一舉改變了市場格局。同期建成的30萬噸/年二元酸項目厚勢擴能,進一步鞏固了在鋰電池上游細分行業的領軍地位和競爭優勢。如今,二元酸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居于首位,達到了70%。
同樣在新能源領域深耕的還有恒源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源碳材料”),近年來,新能源產業,尤其是鋰電池產業蓬勃發展,讓其產品針狀焦在傳統的金屬冶煉行業外又開辟了一大新興市場,即作為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負極材料的原材料被廣泛使用。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生產中,針狀焦是關鍵原料之一,其結晶度高、更易石墨化,能顯著提升負極性能,因而備受注重穩定性的動力電池廠商青睞,為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設備的高性能、長壽命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恒源碳材料采用針狀焦焦化專利技術X-CokerTM和“兩爐三塔”工藝,生產出來的針狀焦產品質量更加均勻、優質,真密度、熱膨脹系數(CTE)、振實密度、強度、顆粒度等指標均可達到高等級質量要求,可替代進口優級針狀焦產品,滿足生產超高功率電極的指標要求。
政策護航
千億目標的“路線圖”
德州市通過“強載體、優企業、抓項目、育生態”系列舉措,為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位保障,產業鏈建設取得新突破。
在園區建設方面,5個化工園區在省級綜合評價中全部獲評“良好”等級,恒升化工園區二次擴區即將獲批。在企業培育方面,成功推動華魯恒升收購產能指標,協調解決金能科技焦化產能問題,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項目建設方面,今年新引進化工項目13個,總投資39.5億元;23個省市級重點項目中19個已開工建設,12個項目建成投產。企業服務方面,通過大走訪活動為84家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推動7家企業獲評省級“專精特新”。產業協同方面,聯合高校設立產業創新研究院,開展“金融直達產業鏈”活動,為19家企業授信5.93億元。
下一步,德州市將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推動化工產業實現新跨越:一是制定高端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發展路徑;二是推動園區提檔升級,走差異化發展道路,提升產業影響力;三是加強產業引導,打造“產業會客廳”,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四是深化企業服務,精準對接企業在資金、人才、創新等方面的需求。
德州市化工產業所經歷的蛻變,絕非僅僅是傳統產業自身的升級迭代,更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鮮活范例。從“規模優勢”到“價值優勢”,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德州市在高端化工領域持續深耕發力,踏入未來征程,德州市將憑借源源不斷的創新技術,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秉持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和諧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