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端化工、綠色輪胎、智慧造紙等產業領域,一批批技術改造項目正如火如荼地推進;在政策扶持、平臺搭建、服務保障等體系支撐下,一個個“老樹發新枝”的轉型升級故事正在東營大地上演。
東營市堅持高位推進、系統謀劃,搶抓政策機遇,完善政策體系,建立覆蓋項目前期謀劃、推進服務、完工獎補、示范引領的全流程服務體系,推動工業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全市新型工業化進程提供有力支撐。
高位謀劃,政策賦能,激活技改“一池春水”
位于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金嶺南銅業生產車間內,工人們身著統一的工作服,佩戴著安全防護裝備,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專注地操作著設備,監控著生產流程。先進的生產設備排列整齊,滿載混合礦料的鏈板源源不斷地向爐內輸送,繁忙而有序。“綠色”技改,讓中金嶺南銅業逐步形成了上下游有效銜接、能源多次利用、原料“吃干榨凈”的資源綜合回收與循環利用產業模式,可年產40多萬噸“綠”銅。
這是東營市推進工業設備更新的縮影。面對全球產業鏈重構和國內經濟轉型壓力,東營市深入實施“千項技改、千企轉型”,出臺《東營市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實施推動先進設備更新、深化數字技術賦能、推進綠色低碳轉型、促進本質安全提升、強化優質設備供給等5項重點任務,引導企業加快實施高水平技術改造。
為讓政策紅利直達企業,東營市梳理匯總設備有關惠企政策,通過新聞發布會、送政策進企業、部門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及時發布,幫助企業吃透政策、用好政策。全力爭取上級支持,將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動力,為5個項目爭取省級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獎補資金870萬元。
平臺搭臺,項目為王,打造產業升級“加速器”
2024年7月,全省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推進會暨第五屆技改展洽會在東營舉行。展洽會專設東營市工業發展成果展區,以“千項技改促轉型、向綠向數向高端”為統領,全面展示東營市工業發展歷程和成就。華泰紙業年產18萬噸輕質膠版紙改造項目作為山東省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十大典型案例之首視頻發布,4個項目入選省五十大優秀案例。
這場展洽會的成功舉辦,是東營市搭建常態化對接平臺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東營市舉辦全市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工作推進會,通過示范項目觀摩、典型經驗分享、惠企政策解讀等,推動企業謀劃實施一批高質量項目。召開工業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再貸款項目座談會,推動再貸款政策加快落地。
此外,東營市常態化赴縣區開展督導服務,深度挖潛企業技改意向和需求,引導企業謀劃、實施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技術改造項目,推薦77個項目納入工信部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儲備項目庫。針對重點行業、企業開展節能診斷和綠色化診斷,為企業“把脈問診”,推廣先進適用節能環保裝備,提出改造建議,加快推進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篩選論證總投資104.5億元的14個高端輪胎項目。深入開展“千名干部進企業、百個部門進工地”活動,做好跟蹤服務和要素保障。推進實施總投資500萬元以上地方技改項目302個,完成年度投資90.8億元。
示范引領,綠色智造,繪就產業轉型“新圖景”
在山東永盛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基于物聯網技術的人工智能化半鋼高性能綠色環保子午胎裝備改造升級項目生產車間里,從國內外引進的成型機等高端智能制造設備已經進入最后調試階段,全自動機械手、智能AGV小車等替代了原來的人工作業,核心裝備數控化率超過95%。
設備更新的背后是數字大腦的支撐和驅動。在企業的指揮中心,大數據可視化平臺的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各種生產數據和圖表,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平臺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并采取措施進行相應調整。
這樣的轉型案例在東營市不勝枚舉。通過實施設備更新,全市累計培育國家級綠色制造企業(園區)25家、省級45家;2家輪胎企業獲評國家重點用能行業能效“領跑者”企業,入選數量居全省輪胎行業首位;東營臨港高端化工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山東省先進制造業集群,累計培育省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88家、創新型中小企業897家。在數字化轉型方面,華泰紙業“智慧造紙5G全連接工廠”項目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5G全連接工廠試點,全市打造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11個,省級智能工廠19個、數字化車間25個、晨星工廠136個。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東營市將精心布局、超前謀劃,儲備并實施一批更具前瞻性、引領性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以“更新”促“煥新”,以“新”應變,提“智”增效,向“綠”升級,釋放更多發展活力,為高水平現代化強市建設注入澎湃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