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國際油價連續大幅下挫拖累,國內化工品3日早盤全線走弱。其中上期能源SC原油主力合約開盤即封板跌停,期價跌破430元/桶關口。燃油、瀝青、甲醇等主力合約跌幅也均跌超4%,PTA一度也錄得4%以上的跌幅,乙二醇、PP等品種跌幅也均在2%以上。 機構分析稱,全球貿易局勢、產油國產量回升和需求端疲軟三因素導致原油價格“崩盤”,進而削弱了化工成本端支撐。短期內,宏觀未穩、需求低迷、部分品種庫存高壓之下,化工整體料維持弱勢。
“驅動近期國際油價暴跌的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中國銀行大宗商品交易員對新華財經表示。首先是5月以來伴隨貿易局勢緊張,市場風險情緒受到沖擊,包括原油、美股等風險資產普遍下跌;其次是原油供給端的超預期回升,歐佩克+的5月減產執行率僅為96%,較上個月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包括沙特、伊拉克等國的產量出現回升,加速了國際油價的下行;最后是需求端的疲軟,上周公布的美國EIA汽油庫存出現了超預期增加,顯示下游需求并未在旺季有明顯起色。
上周最后兩個交易日,Brent油價兩日跌幅超過10%。“盡管庫存降幅不及預期是觸發油價下跌的因素之一,單單庫存數據并不足以導致油價如此大的跌幅,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導致對需求的悲觀預期進一步發酵。同時,貿易緊張局勢向全球蔓延,將使得需求預期進一步悲觀,市場避險情緒全面上升,油價在避險情緒急劇上升的市場環境中,極易成為被拋售的對象。預計短期油價將延續弱勢,Brent可能將跌破60美元關口。”東證衍生品研究院高級分析師安紫薇表示。
原油大跌,令化工品“成本坍塌”,更加劇了化工品市場的看空情緒。某化工集團甲醇交易員稱,“整個市場對化工品好像都在看空,一時間市場沒有多頭了。從各品種來看,目前對瀝青、PTA等市場都是看空,但烯烴由于中石化挺價,且上游庫存偏低,略好一些。”
期貨大跌的看空情緒亦蔓延到現貨市場。據隆眾資訊消息,6月3日,華東地區乙二醇現貨市場商談重心回落,買盤退縮,本周現貨報盤在4290元/噸,遞盤在4280元/噸,成交在4290元/噸;6月下旬期貨報盤4320元/噸,遞盤4300元/噸,成交在4310元/噸;7月下旬商談在4350-4360元/噸,零星成交在4350元/噸。
除原油下跌和宏觀利空帶來的情緒影響外,甲醇等液體化工的累庫壓力也繼續對價格形成拖累。據隆眾資訊統計,截至5月31日,國內甲醇裝置開工率集中在70.21%附近,較前一周平均開工率上升0.91%。東證期貨研究員表示,最新一周沿海港口甲醇庫存繼續小幅累積,接下來6月進口船貨抵港預估環比增加,而國內新增MTO裝置投產進程有待觀察,短期內高庫存壓力意味著終端需求疲弱問題顯性化。
同為液體化工品的乙二醇市場的高庫存壓力由來已久,令期價延續弱勢運行。據隆眾資訊數據,截至5月30日當周,華東主港地區乙二醇港口庫存約116.3萬噸,周環比增加1.4萬噸,本周(截至6月5日)華東港口乙二醇預計到船15.5萬噸。廣州期貨分析稱,乙二醇庫存處于近年相對高位,盡管近期出現邊際下滑,人民幣貶值導致華東現貨大幅反彈,對期價形成支撐;但聚酯及終端需求難言樂觀,短期庫存大幅度去化難度較大,料短期弱勢運行于4400-4500元/噸區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