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國內化肥行業同質化發展、趨同化運營、內卷式競爭加劇,新增產能不斷涌現,產品價格波段式下滑,企業從“增收不增利”變為“減收難盈利”。9月份處于用肥淡季,華北主產區尿素價格跌至1600元(噸價,下同)以下,跌破大部分企業的成本價,企業虧損面擴大。
國慶節后,國內尿素價格繼續下跌。10月10日,山東中小顆粒出廠價在1500~1570元;山西中小顆粒出廠價更是低至1490~1520元,同比跌幅均超過20%,環比9月份跌幅超過6%。業內專家指出,10月份華北和黃淮地區持續降雨,秋季玉米收割及小麥種植進度緩慢,進一步加劇市場需求的低迷狀態。 產能增加 需求不振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增尿素產能251萬噸,總產能達到7640萬噸;下半年預計新增產能341萬噸,總產能將達到7900萬噸。而根據隆眾資訊的統計,今年前8個月尿素產量達4743.56萬噸,同比增長9.7%,日產19萬噸以上成為常態,預計全年供過于求的產量達500萬~600萬噸,2026年預計供過于求的產量為1000萬噸。 從農業需求看,2025年夏糧播種面積同比減少52萬畝;早稻播種面積減少17.9萬畝;受種植面積增長放緩影響,今年農業需求增量有限。從工業需求看,主要細分領域三聚氰胺受房地產行業低迷拖累,國內需求增量有限,僅依賴出口帶動部分產量,但整體增量空間不足。上半年三聚氰胺價格同比下跌7.13%,行業利潤空間收窄,部分企業被迫調整生產。電廠脫硫脫硝需求在年末收縮,疊加柴油車銷量增速放緩,車用尿素需求同比減少。板材行業與房地產高度關聯,企業訂單規模萎縮至去年同期的20%~35%,對尿素需求形成壓制。復合肥上半年平均產能利用率只有34.49%,下半年小麥肥以高磷低氮為主,加上鋪貨不暢開工率提升不及預期,需求季節性下降16.2%。 在供需矛盾影響下,三季度尿素市場持續偏弱運行,加上北方降雨影響,下游拿貨積極性不高,市場看空情緒較重。 庫存增加 價格下跌 供過于求、需求不足帶來開工率下降。中國氮肥工業協會10月7日調查顯示,全國尿素企業開工率約82.39%,同比下降3.64個百分點;其中以煤為原料的尿素企業開工率為81.73%,同比下降6.26個百分點。也是由于供需矛盾突出,全國尿素庫存長期維持在100萬噸以上。10月5日全國尿素庫存145.98萬噸,環比節前增長12.98%,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翻番。 國慶期間,國內尿素市場報盤不斷下移,生產企業迫于收單壓力不斷下調報盤,而需求端接貨較為謹慎,大規模備貨意愿不強。節后市場價格繼續下滑,10月10日河南地區小顆粒最低出廠報價1480元,單日下跌40元,這一價格意味著每噸虧損超過百元。 與尿素價格跌跌不休相反,煤炭原料市場表現安靜僵持,上游煤炭企業普遍有冬儲預期,持貨意愿較強。而下游節前招標不少進口煤,對內貿市場煤采購意愿不足,整體成交僵持。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10月5日化肥企業無煙煤主流到廠平均價格877元,同比下降24.66%,比上月同期下降0.45%;氣化煙煤主流到廠平均價格775元,同比下降19.44%,比上月同期上漲2.79%。伴隨著北方供暖季的到來,預計短期內煤炭市場盤整運行。 出口試水 不夠解渴 企業長期虧損,不利于企業穩產保供和設備更新改造,也不利于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國家發改委自5月份起調整化肥出口政策,按照“國內優先、適當出口、有序出口”的原則分3個批次出口,至9月底共出口450萬噸。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指導行業協會將出口配額分配給企業。第一批次嘗試分配額度,分配給保供生產企業和承儲企業;第二批考慮西南天然氣價格較高,側重氣頭企業,同時分配給承儲企業;第三批給予持續(30天以上)低于指導價格的生產企業指標,同時承儲企業也有分配。 由于國內外尿素價差高達近千元,拿到尿素出口配額的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彌補了經營虧損,但配額較少、不夠解渴。有企業負責人表示,3次配額整體過度傾向承儲企業,生產企業僅獲得40%左右配額,180萬噸的出口額與500多萬噸的供需錯配產能相比仍顯不足。另外隨著新產能的相繼投產,庫存壓力持續積累,價格接近崩盤。 “出口管控是為了國內保供穩價,但在做到以上前提情況下,沒有適時再加大出口量,導致近期尿素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對行業紓解供過于求力度不足。”這位負責人說。 在日前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召開的座談會上,有企業建議優化出口配額分配方式,2026年增加尿素出口總量至800萬~900萬噸??紤]到生產企業是保供主體,建議提高生產企業配額占比至60%以上,按實際保供量分配,并公開分配標準。 還有企業建議動態調整出口政策。1650元是多數化肥企業的盈虧平衡線,建議當價格低于1650元時,緊急增發配額;儲備季、需求季適量出口,保障出口過程中運輸、倉儲、集疏港作業能力,提升出口能力;淡季大幅放開出口以平衡國內供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