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安全環保的高壓態勢、市場環境的復雜多變與公司發展任務艱巨繁重的局面,魯泰化學結合實際,采取“五項硬舉措”,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持續在降本增效、節約挖潛上下足功夫,各方面的工作成效顯著。 優化工藝參數,嚴格工藝紀律,完善操作方法,大力壓減生產成本 公司利用年度大修,完成了70項技術創新和改造,為生產裝置的安全、穩定、高效、優質、長周期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7月份實現了高產穩產運行和月初制定的盈利1200萬元的目標,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開了個好頭。同時多措并舉在“深挖內潛”上做文章,有力促進了效益增長。一是制定節電措施,實施“避峰生產”。根據公司生產裝置實際情況,利用“峰谷電價”電費結算方式,對可間歇性生產的設備制定了詳實的避峰用電實施方案,日可節約電費1萬元以上,年增效益360萬元。二是加大技改力度,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變壓吸附項目投產后,日回收氫氣量達24000Nm3,日新增銷售收入26400元,設備日耗電2600KWh,電費1586元,日新增凈利潤24800元,年增效益868萬元。三是回收再利用,進一步降低樹脂單位成本消耗。通過渣漿回收乙炔氣,噸樹脂電石消耗降低10Kg,全年減少電石耗用總量3400噸,年節省電石費用1060萬元。四是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盈利水平。利用電解工段、氯氫處理工段廢氯吸收系統預先反應次氯酸鈉半成品,縮短了液氯工段次鈉工序的反應時間,從最初的日產80噸次氯酸鈉增長到日產不低于190噸次氯酸鈉的生產能力,日新增次鈉銷售收入39600元,日新增利潤11000元,年增效益350萬元。五是堅持設備自修,進一步降低設備外修費用。大修期間,回收螺栓、法蘭等零件18600套,回收閥門等設備部件720個。螺栓回收率達85%,閥門回收率高達95%,現已修復螺栓1100余件和法蘭280余片,為公司節省約2萬元的維修零部件采購費用。六是優化工藝指標,杜絕工藝指標突變異變。通過控制SiO25PPm的前提下減少原鹽加入量,進一步控制鹽水精制系統中NAOH、NaCO3、FeCL3等精制劑的加入量,確保入槽鹽水質量達標的同時,日節省原鹽160噸,節約原鹽費用8000元,燒堿單位成本下降2.38元,年增效益85.68萬元。 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優化客戶結構,不斷強化經營管理 通過實行平臺公開比價,大幅度降低了采購成本。上半年共節約精鹽采購成本258萬元,節約電石采購成本400多萬元。一是樹脂方面。通過預判市場走勢,搶抓機遇在價格下行前簽單,確保每個訂單合同都成為當次價格下跌時的高點,為公司多創效益260萬余元。二是燒堿方面。受疫情影響較大,燒堿價格支撐較弱,公司及時轉變銷售策略,采取緊跟市場、果斷簽單的模式,創收293.4萬元。三是液氯方面。在“求精益、抓細節、掌節奏”上做文章,液氯銷售數量達到46000多噸,實現銷售收入2600多萬元,均價高達560元/噸。四是副產品方面。上半年合成鹽酸共發貨7699.8噸,均價155.7元/噸,同比去年增加86.7元/噸,創收66.7萬元;華盛酸(氯乙酸副產鹽酸)同比去年補貼減少73.2元/噸,發貨13983.6噸,創收102萬元。五是采購方面。對助劑類物資逐一梳理,與使用部門溝通確定技術要求,完備了終止劑、引發劑、消泡劑、防粘釜劑等九個標段的招標資料,同時聯合企管審計部、法律事務部、車間對助劑物資價格進行商務談判,實行一事一議,大幅降低了助劑采購成本,年采購金額節省約227萬元。 積極爭取“惠企政策”,大力壓減財務成本費用 今年以來,按照集團公司要求,在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的同時,積極爭取“抗疫惠企”政策,先后辦理了4.75億元低利率貸款,年可降低財務成本720萬元。同時辦理各類優惠政策:一是辦理并享受三項社會保險免征政策,共免征金額374.09萬元;二是辦理并享受穩崗補貼金額25.83萬元;三是爭取了一次性用工補貼政策,金額共50萬元;四是辦理了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費率階段性降低1個百分點,享受減免金額約28.24萬元。五是辦理完成捐贈次氯酸鈉免征增值稅1.9萬元;六是辦理退還增值稅增量留底稅額1255.67萬元。七是利用低成本資金置換高成本資金,降低財務費用395.89萬元。 多措并舉,積極開展崗位創效活動 一是開展管廊架除銹刷漆活動。按照公司黨委“降本增效”、“過緊日子”的號召,組織開展崗位創效活動,僅管廊除銹刷漆方面就節省外委支出近20萬元。二是開展廢舊物資回收復用、修舊利廢管理。3月份,僅修舊利廢方面回收可再利用的各類管材、閥門40余件,價值6000余元;三是堅持工程自干。鹽水脫硝系統芒硝的裝運由外委單位承包全部移交氯堿車間負責,芒硝產量為500噸/月,原外委費用45元/噸,改為獎勵車間工程自干11元/噸,每月可節約外委勞務費用約1.7萬元,年增效益20.4萬元。 嚴格制度管控,壓縮管理費用 一是深入推進內部市場化管理工作,重點鞏固芒硝生產、PVC包裝和液氯包裝的市場化改革成果,7月底完成了制袋車間市場化改革,在制袋車間全面實行計件制的前提下,對產量、質量、成本等進行了全方位的考核,大大激勵了一線職工及后勤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二是擴大內部市場化范圍,把餐飲中心等單位納入市場化考核范圍,確保讓改革的紅利最大限度的惠及企業和員工。三是制定內審工作制度、流程,完善審計職能,建全審計管理制度體系,做好合同、價格、發票等的日常審計工作,重點組織開展項目專項審計工作,開展審計內控評價及考核工作,降低企業經營管理風險。四是嚴控非生產性支出,壓減各類管理費用,1—6月份,差旅費支出11.25萬元,同比下降48.27%,汽車費用支出11.71萬元,同比下降66.14%,招待費支出36.60萬元,同比下降5.49%,辦公費用支出16.40萬元,同比下降24.61 %。 在市場嚴重疲軟的情況下,為了生存與發展,魯泰化學下一步將繼續以降本增效工作為中心,發揚實干精神,優化完善管理機制、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摒棄等、靠、要思想,牢固樹立安全環保紅線意識,持續做好生產工藝、設備管理、內控機制等工作,進一步挖掘降本增效工作空間,實現降本增效工作目標,贏得生存空間。 |